产业经济学年鉴(2022)· 论文荟萃 · 传统金融供给与数字金融发展:补充还是替代?——基于地区制度差异视角

Connor 比特币今日价格 2023-05-12 87 0

简介

王 喆p2p网站,陈胤默,张 明

发表于 《经济管理》2021年第5期p2p网站,原文17千字

长摘要

近年来,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创新在中国取得飞速发展p2p网站。从2013年余额宝上线,到互联网金融、P2P网络借贷的火爆,再从移动支付的普及到中央银行数字货币(DCEP)的逐渐落地,数字金融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中的重要组成,并在全球数字金融的发展中走在前列。然而,鲜有文献深入分析过去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壮大的驱动因素。作为传统信贷和资本市场之外新兴的金融供给形式,数字金融的兴起与传统的金融供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章采用2011-2018年的地市级面板数据,基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所构建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并重点探讨传统金融供给影响数字金融发展的地区制度性差异p2p网站。研究结果表明:传统金融供给与数字金融发展间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传统金融供给对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监管程度较强、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传统金融供给对数字金融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风险规避意识较强和社会信任程度较高的地区,传统金融供给对数字金融发展的正向影响也更为显著;另外,在中西部地区,传统金融供给对数字金融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

结论的政策启示:第一,注重金融发展的地区平衡,加强金融改革的系统集成,形成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的良好互动关系p2p网站。在市场化程度较低、法治水平较弱的地区,政府部门可考虑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促进数字金融的发展,以实现金融要素的区域平衡发展。第二,形成统一全面的金融监管框架。监管部门应将保持传统金融稳定与防范数字金融风险等一并纳入监管范围。特别在金融监管较为薄弱的地区,应注意防范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间可能存在的监管套利和潜在风险。第三,数字金融的发展除了需要考虑正式制度因素影响外,也需要考虑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响。在风险规避意识较弱和社会信任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部门需提供金融鼓励政策来促进数字金融的发展。

文章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从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供给间的关系来探讨数字金融的影响因素,对现有数字金融影响因素研究形成有力补充p2p网站。第二,以数字金融整体为研究对象,丰富了传统金融供给对新兴金融业态影响的有关文献。第三,从地区制度差异视角考察了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关系的异质性,基于市场化程度、金融监管强度、法治水平及非正式制度等因素进行分析,为传统金融和数字金融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较为新颖的视角。

资料来源

《产业经济学年鉴2022》

China Economist (中文刊名:《中国经济学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全球发行的中英文学术期刊p2p网站。China Economist创刊于2006年3月,始终致力于向全球传递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最前沿研究进展,搭建中外学者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和研究阵地,向全世界宣传能够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诉求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中国经济学人》先后被EconLit、EBSCO、ProQuest、SCOPUS等全球主流、权威数据库及索引系统收录,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是“代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英文刊最高水平”的期刊。

在线投稿系统:

官方网站:/

评论